泰顺县的秋日,金风送爽,罗阳镇第二小学的校园内,一场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盛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10月25日,泰顺县小学数学“新生代”教师课堂展示暨郑建锋名师工作室基于深度理解的教学展示活动在这里拉开帷幕,旨在提升教学品质,同时为青年教师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上午的活动由泰顺县教学行家徐丽颖老师主持,议程紧凑而精彩,两节课例分别由教学行家严徳敏和林益瑞老师担当。

严老师以《比的意义》为题,通过四个环节的精心设计,引导学生从比的辨析到特例思考,再到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归纳,最后通过练习感受比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林老师的《四边形的认识》则从单元整合的角度出发,将教材内容重新排序,从认识四边形到长方形和正方形,再过渡到一般四边形,为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给与会老师带来了深刻的启发。
课后,严老师和林老师分别从教材分析、学情调研、课例设计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教学构思。严老师强调了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和学情的精准把握,而林老师则通过一系列活动,如找一找、辨一辨、画一画、变一变,阐述了自己的设计思路。
最后,温州市名师雷李桃老师对上午的两节课进行了引领点评。雷老师结合“素养导向下的简约课堂”这一主题,肯定了两位老师在设计和实践上的简约化教学,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下午的活动由泰顺县教学行家董余微老师主持,由两位工作室学员、泰顺县教学行家吴立强和包新局老师担当两节课例展示。
吴老师带来的《圆的周长》一课,以一场有趣的节拍游戏开场,迅速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吴老师引导学生从猜测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到通过实验探究圆周率,再到借助古人的割圆术科普视频,让学生深刻体会科学家的探究过程。

包老师的《小数除法的生活应用》则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包老师通过图形形象说明进一法和去尾法,并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课后,吴老师和包老师分别对自己的课进行了反思。吴老师认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感受中国文化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而包老师则认为给予的素材要简约,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性,这样每个孩子都能积极参与。
最后,省特级教师沈正会老师对于今天的主题活动做了一个总结与指导。素养导向下的简约课堂应该如何落实?素养的形成又依赖什么?沈老师结合实例说明孩子“活动、参与、理解”的重要性。最后沈老师对大家的课堂提了几点建议,我们的课堂需要有“三度”:温度、深度和宽度,并对未来的教学提出了期望。通过这次活动,到会的老师们都感到收获颇丰,对新生代教师的教学风采和创新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教学的展示,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和智慧的交流,为泰顺县的小学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