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张克龙2023 > 本市信息 > 研思共进碰撞 聚力同行共享--记温州市张克龙名师送教工作室第3次活动

研思共进碰撞 聚力同行共享--记温州市张克龙名师送教工作室第3次活动

浏览量:251|发表日期:2024-01-05|来自:

研思共进碰撞   聚力同行共享

——温州市张克龙名师送教工作室第3次研修活动

 

1025温州市张克龙名师送教工作室第3次研修在平阳县浙鳌中学如期举行。

01课堂展示·

乐荣生老师展示的是高三选考复习课《沉淀溶解平衡图像分析》,老师以2023年浙江省2道选考真题为情境,获得解答沉淀溶解平衡图像解答的认知模型,让学生带着初步建立的解题认知模型尝试解决近2年浙江各地市选考模拟试卷中的沉淀溶解平衡图像题,不断调整、完善沉淀溶解平衡图像分析的一般思路,即平衡常数综合计算是核心,图中关键点的获得的化学涵义是关键,曲线的变化趋势分析是验证解题思路是否正确的保证。在课堂的巩固环节,乐老师自编或改编的选考真题,让学生应用解题模型进一步熟练问题解决的认识角度与认识思路。乐老师的课,非常清晰的呈现了当下选考强调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生自主将碎片化的沉淀溶解平衡图像解答的相关知识体系系统化、结构化和模型化,并能应用其思维模型进行陌生情境下的问题解决,有效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和化学核心素养的落实。

随后开展说评课活动,首先2位老师说课,然后由其他学员进行评课,最后是浙鳌中学的计时坚师作点评,计老师说,对于高三复习课,要选择突破一个点,解决一块内容。

02说题展示·

付金阁老师以2023年6月浙江化学选考第20题实验题进行说题。首先颜老师结合课标分析了实验题的考查内容、考查要求,指出实验题往往以物质制备为载体,从仪器、操作、原理三方面考查,并具体以仪器考查为例分析了仪器考查的4种水平,构建了仪器认知进阶路线图。然后颜老师分析了解题思路,从审题到分析问题到表述答案,老师结合学生答题的难点和障碍点一一作了分析。最后颜老师分享思考感悟,实验现象或数据是化学原理的外在表现,学生要学会从情境中提取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科问题,即"去情境化"解答实验题,并排除干扰信息,厘清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思维是学习的关键,而表达是思维的体现。

蔡昌慧老师先整体分析了近三年六次选考中原理大题中的素材选取、考查内容、考查能力,确定原理大题从多情景到单一情景的变化趋势;考查的内容一般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化学反应历程等;考查的能力是学生读图、画图、文字叙述与计算等能力。重点分析了2023届两次原理选考题的解题过程,强调原理大题的复习要强化学生对实际工业生产的实际问题的解决。

03专题讲座

工作室主持人张克龙老师为学员作《增进学科学科理解的三元式复习设计》的专题讲座。老师从当下选考化学试题以真实情境为测试载体,以实际问题为测试任务,以核心素养测试为宗旨,以化学认知为解决问题的工具的命题背景下,提出他对当下高三课堂学习任务设计,如何增进学科理解2个观点:观点一:复习是“温故知新”,“新”在认识角度与思路。

观点二:课堂增进学生学科理解的需要高阶思维训练。在这两个观点的支撑下,张老师提出站在高考真题的角度帮助学生对知识体系进行方法提炼,引导学生利用化学学科必备知识,在真实情境问题解决中发展学科关键能力,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必备品格。他在实践中提出“三元式课堂复习学习任务设计”。如图所示,课堂创设真实情境,熊“学科观念、物质结构、反应原理”等认识角度,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从科学探究的活动结合符号表征、微观探析、宏观辨识认识思路得出对化学概念、知识的本原性认识与结构化理解。张克龙老师的报告,让学员们对选考试题研究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此次活动围绕选考复习的有效展开积极研讨与交流,通过丰富的教学展示、说题活动和专家讲座分享,为我们在常态课开展增进学科理解的选考复习课堂学习任务设计提供了范例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