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为了帮助广大高中政治教师更好地明确新教材高考方向,把握高考策略,提高备考效率。6月30日,鲁慧名师工作室第13次活动以线下方式如期举行。本次活动由鲁慧老师主持,全体工作室成员参加了此次线下教研活动。
鲁慧老师指出,以研促教是提升教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策略。2023年浙江省是第一次使用新教材参加高考,高三面临着教材内容变化、试题方向调整等巨大的挑战。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认真对各省域的高考试卷进行研究,并选择其中自己感悟比较深的题目加以分析,总结未来教学的经验教训。
活动当天,工作室收到了成员们的研究成果。成果主要包括:研究真题的必要性、高考真题考察特点、真题特征、备考策略等。
一、研究真题的必要性
面对复习中的困惑,最佳途径是与高考真题对话。“研究高考试题就是和命题专家对话”。要深入研究高考试题,领会高考试题的设计思路和考查意图,反思教与学存在问题与不足,变革教学与复习,由全面覆盖、盲目备考转向精准备考。通过研究真题,合理归纳能够发现很多命题规律,合理归类能发现解构命题人思路的方法。
二、高考真题考察特点
有的老师回顾了2023年具有代表性的真题(浙江卷、山东卷、北京卷),研究共性,分析内在规律,把握真题方向。首先,对比了三份试题,并进行了总体分析。强调三份真题在7本书的考查比值、题型选择、知识点、关键词和设问等方面各有其特点和侧重。其次,分别从7个不同模块的任一模块横向比较分析了三份真题的具体特点和方向(题型分布、所占分值),并找出其共性的考向。如在必修一试题命制上,三份真题都侧重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必修二试题命制上,三份真题都指向“国有经济”“社会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工具”等,题型上保留了传导类题型。如在必修三试题命制上,指向“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等。
从真题比较上可以看出,山东卷重视知识的融合,在选择题与主观题中均有体现;北京卷的知识融合主要体现在答案的不唯一性;辽宁卷注重新旧高考的衔接,但是融合一定是未来注意的方向!这是所有老师备考都要注重的方向!
三、高考真题的特征
教师要认真分析和领悟2023年高考政治全国卷试题评析。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筑牢健康成长思想基础。把新思想有机融入试题,彰显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引领作用,突出劳动教育在培育时代新人中的重要价值。二是突出强“基”固“本”考查要求,助力落实“双减”政策目标。紧扣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主题,在考查中深化基础性,引导学生夯实知识能力基础以强“基”,把握学科本原性思想方法以固“本”,增强考试与教学的有效衔接,助力落实“双减”政策目标。三是加强试题设计,更好发挥服务选才功能。优化试卷结构布局,合理设计试题情境,提高考查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合理配置不同梯度试题,以体现考查要求的层次性。
四、备考策略
一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这是命题的依据。要创设评价情境,情境设置要结构化。关注高考评价体系,实现思维与能力的转化。二要关注课标与教材,处理好知识与素养的关系。三要重视情境,提升素养。在复习中要解读高考思想政治试题情境,区分好教学情境与命题情境,学会通识性解读和专业性解读。要重视知识的融合,对教材知识进行整合,结合最新时政和宏观政策完善知识结构,将现行教材内容与新课程标准相对照,找出二者切合点。四要关注必修教材与选择性必修教材的衔接,实现知识的整体融合。五要重视教材知识,认真研读教材。深入研究教材,把教材“看透”。敢于超越教材,把教材“用活”。正确使用教材,把教材“用好。六要注重答题训练,提升关键能力。七要重视课型探讨,提升复习效率。在一轮复习时,重视一轮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热点备考课。关注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调动运用相关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八要重视热点备考,提升备考效率。
“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三新改革大背景下,对于政治教师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鲁慧老师名师工作室将以此次研究学习为契机,更新教学理念,研课标、研教材、研学生、研高考评价体系、研时政、研问题。高度重视“三新”研究,坚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可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