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温州市第二届项目化学习成果博览会项目化学习评价专场活动在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举行。本场活动以“评价,让进步发生”为主题,采取线上直播、线下学习同步开展的形式,呈现了丰富的项目化学习设计以及评价样态。
程日东初中语文“名师送教”学员参见了活动。



青春UP演说家 林雅
林雅老师通过视频为同学们展示“最片段”,加深了对演讲核心知识的立体理解,随后,同学们依据量表,开展推选、记录、建议,在这一阶段,引入了专家进行评价,同学们在多元的交流讨论中,学会运用评价语言,提升辩证思考力。
学校经验分析

学校实践历程报告
“种子文化”背景下的项目化学习阶梯式研修
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副校长杨卫国介绍南浦实验在“种子文化”背景下的项目化学习阶梯式研修实践。
杨卫国副校长以种子为喻,回顾学校不同阶段项目化学习的发展历程。最后,杨卫国副校长提出对下一阶段的思考,南浦实验将继续聚焦表现性学习评价、管理评价与教研评价,在教师实践、教研管理、区域推进等多方面协同优化,发展完善璞实评价赋能的育人生态。
项目集群建设与评价
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尤爱惠老师介绍南浦实验在项目集群的建设与评价中的做法。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顺势而为,率先开展项目化学习实践。深度统整,形成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大概念建构为主线,集合素养追求相关的微项目群为特征,嵌入全程的评价为抓手的项目化学习的南浦样态。充分发挥项目思维,完善管理机制。
项目集群下各学科评价案例分享
项目集群下的评价连续体的嵌入

语文:陈琴婵
陈琴婵老师分享了语文学科指向核心素养的评价连续体设计。陈老师以“写景状物类散文的读写项目化学习”为例,介绍了如何根据进阶要求,在“大概念”出发的项目集群中嵌入学习性评价、学习式评价与学习的评价,构建可视化的评价连续体,促成其自我成长与自我学习。
周文叶
项目式学习中的表现性评价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周文叶教授介绍了表现性评价的内涵、特征与要素。周教授阐述了项目式学习与表现性评价的关系。周教授从评价工具的类型与选择、评分规则的意义等方面介绍如何运用评价性工具引领并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周教授指出,评价是工具、方法,也是学习过程中的GPS,在学习中有着目标定位、路线规划、终点导航的作用,能够给予学习更加高位、专业的引领和指导。
陈素平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陈素平作总结发言,她从“南浦实验的勇气”“南浦实验的实践”“南浦实验的贡献”三方面给予本次活动充分肯定。
陈老师提出,南浦实验的教研团队,理解把握了“评价即学习”的本质,打破学科边界,聚焦问题、协同合作,构建出基于问题解决的“学、研、督”三位一体评价模型,探寻出一条契合而实际的教研路径,为温州市项目化学习的发展与推进做出了重要贡献。
(程日东语文名师送教 缪招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