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为了贯彻落实“新课标”教学理念,实践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5月18日下午,在瑞安市马屿镇中心小学阶梯教室举行了李海华名师工作室“一校一单元”之1+X联读在单元统整读写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专题研讨会。瑞安市小学语文教研员黄永敏老师、李海华老师以及工作室成员和马屿教育学区蔡庆德老师莅临指导,马屿教育学区全体语文教师和其他学区的教师代表参与活动。
首先由马屿镇中心小学戴李珍老师带来《统整提素养 联读促表达》的单元架构。戴老师从“解析单元目标,定位教学方向”“统整单元目标,创设任务情境”“制作有声图书,开展统整实践”“依托综合评价,落实读写结合”四个板块展开,介绍该校单元统整教学团队对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统整教学设计。该团队研读教材,把握语文要素,设置学习任务群,从“读—说—写—议”展开多方位教学,多角度评价,引领学生在层层推进的学习活动中不断阅读与反思,实现语言学习与精神成长的融通共生。
随后,由该校鲍林静和张海婷两位老师分别对《我们奇妙的世界》《海底世界》进行试课。鲍老师先借助习题梳理文脉,再通过联读迁移方法,继而回归到研读文本探秘写法,接着运用妙招修改语句,一步步引导学生感受课文语言的奇妙。张老师则带领学生回顾探秘方法,引领开启新篇;借助关键语句,迁移内化语言;从课外联读回归文本,模仿文本写法,撰写动物睡眠片段。两位老师借助课件,将自己的设计娓娓道来,无生却胜似有生。
紧接着,该校刘佳老师执教课例《火烧云》。在课堂上,刘老师与学生密切合作,共同明确学习任务,精读课文。她通过搭建支架,带领学生理清内容,明确写法;通过联读课外文章《云》,帮助学生梳理异同,探得多种描写秘诀;最后迁移运用,引导学生将写法内化于心,外化于写。
课例展示之后,来自瑞安市陶山镇中心小学的陈莉莉老师进行了《1+X联读在单元统整读写中的有效运用》的经验分享。陈老师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梳理教材纵向逻辑链,分析学生读写能力点;细化学习目标,甄选读写策略;借助单元导读单,引导学生感知童话的奇妙。她指出,在精读示范课、统整读议课中,联读一个或是多个故事,从而推荐学生阅读整本书。经验的分享,思维的碰撞,在众多教师心里种下“联读”的种子。
活动最后,瑞安市教育发展研究院李海华老师带来《基于“联”的思维实践单元统整读写教学》的讲座。李老师剖析了单元统整读写与联读的共性,分享了“1+X”联读的创新路径:课文+、单元+、学习任务+。她倡导老师们巧妙运用温州市的《小学语文“1+X”联读》研究成果,来丰厚单元统整读写课堂。同时,李老师高度肯定了马屿镇小语文教师团队的写景主题单元的统整读写教学,赞赏作课老师进行多路径的课内外联读,达到宽阅读,强习作的教学效果。同时,李老师对马屿镇小的单元统整提出了宝贵建议,她指出,可以抓住马屿镇小百年校庆活动这一契机,结合不同年级写景类课文的表达要素,创设制作“百年马小,最美马屿有声书”的情境,各年级围绕写景单元开展序列活动进行“巧联趣写”。如三年级同学分几个方面向客人介绍李总理的母校马屿镇中心小学,四年级做马小、马屿游览路线图,五年级结合动静态描写介绍马屿风光,六年级寄情于景表达对母校、对家乡的热爱,形成真实性、序列化学习活动任务链,达到写景类主题单元统整读写教学的最优化。
教无涯,研不止。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在瑞安小语人的钻研与坚持下,瑞安小语蓬勃发展。愿我们于唤醒中迈步,在教研中同行,抱团成长,齐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