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合教学是实现有效学习、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为实施基于“整体设计”下的教学意识与理念目标,探索“基于学情、开放整合、优化结构、深度学习、发展素养”策略导向,以引领学生理解数学内容背后更为本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颜丽函名师工作室于2022年4月20日在城关小学开展了第10次活动。
上午第一节课是大门镇小李当行老师带来的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李老师借助“记忆大师”游戏和班级的孩子进行了课前热身,并利用这个游戏带学生进入课堂。之后通过小动物跳远比赛这一情景,提出关键问题:谁能一眼就看出哪只小动物的成绩?让学生对其展开充分活动,通过活动认识一位小数,联系一位小数与分母是10 的分数之间的关系。从小数的历史到生活中的小数,孩子们在“玩”中初步认识了小数。

第二节课是灵昆一小吴圣伟老师的《再认识轴对称图形》利用前测单让孩子们针对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发表自己的意见,伴随着疑惑老师带领孩子们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随着“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三角形变成轴对称图形”这个问题的抛出,孩子们进入了沉浸式的学习。通过不断讨论“对称点”孩子们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本质。

紧接着东屏小学曾素云老师和灵南小学王丽丽老师相继给大家带来了观点报告《聚焦数感,多元表征,感悟本源》、《三度解读,把握本质》。曾老师从三个方面对《小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和《小数的意义》进行了连续解读。通过对课标要求及知识结构的分析,提出要将“量感”作为教学核心素养,要借助量感建立帮助学生建立数感;通过学情分析及教材对比,提出两种不同的观点;最后给出了具体的教学环节设计的流程。王老师对二下和四下的《轴对称图形》进行了跨段衔接解读。从教材研读厘清了教学内容的知识链;从学情分析找准了知识经验的生长点;从课例对比明晰了课堂教学的新思路。

下午的活动从周敏敏老师和陈伊瑞老师的两节试课《加法和乘法结合律》、《连减与连除的性质》开始。这两节课是四年级《运算定律》单元整合后的两节连续课,以运算定律为线索,开发和重组教学内容,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进行连续课时单元学习。两节课注重对定律的多元表征,引导学生充分经历定律的形成过程,用图示的方法将抽象概念具体化,直观又简洁的呈现出概念所具备的一般特点。

试课结束后,黄杨老师针对单元整合后的两节给出了观点报告《 凸显数学本质 构建运算定律》。黄老师从为什么整合,如何整合以及核心课例说明对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进行了单元整体设计分析。

活动接近尾声,工作室导师——特级教师颜丽函以《素养本位下的小学数学单元学习的思考》为题给大家带来了一次专题讲座。颜特以“素养和素质”的思考入手,提出了新课标的突破点。还给老师们分享了“四阶三式”的单元学习设计行进路线图,以“三环五化”为范本,实施单元递进设计。最后,颜特给老师们一些建议,希望我们的老师能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依然能够追寻本真。

从“一课时”走向“一单元”,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对单元整体设计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怀揣着希望和热情,我们会在单元整合的道路上继续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