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朱彬茹 > 本市信息 > 同样的课堂,别样的精彩 ——记2020年温州市朱彬茹名师工作站第2次活动

同样的课堂,别样的精彩 ——记2020年温州市朱彬茹名师工作站第2次活动

浏览量:2234|发表日期:2020-12-12|来自:

一年好景至“橙黄橘绿”之时,朱彬茹语文名师工作室的学员们又聚在一起,进行了第二次研讨活动。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本次研讨活动工作室携手鹿城区农村五校,在双屿中学对“交际语境写作”这一写作新思路进行深入学习和探讨。让我们在同样的课堂——景物描写;领略别样的精彩!

为了能更好地开展活动,朱彬茹老师布置大家先行阅读荣维东《交际语境写作》一书,该书运用语用学、语境学、语篇学等相关学科新的理论成果,研究并阐释了基于交际语境的语篇写作的原理机制,构建了一个基于“话题、读者、作者、目的、语言”等交际语境要素的全新写作理论框架,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具有理论开创和实践智慧的写作教学新论。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1211日下午,工作室学员们汇聚双屿中学,先由温州市第二实验中学的徐瑾慧老师和温州市实验中学的邱切锲老师就“学会景物描写”这一话题进行同课异构,而后由温州市实验中学的师延锋老师进行评课并讲座。

徐瑾慧老师的课题是《一枝一叶总关情》,徐老师先引导学生比读四段不同文体中的景物描写,在赏析评价中,引导学生理解景物描写要符合写作目的和语篇特征。而后学生明确写作意图,进行景物描写。话题一是“期中考结束后,回忆起……此时经过橘园,那一片明亮的橙色吸引了你,情不自禁地走进去,描写橘园景色,向远方朋友倾诉”,话题二是“为橘园写一段景物描写,作为宣传资料,吸引更多人来观光采摘!”两个任务语境的设计,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内驱力。在评价量表的指引下,在生生互评、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作文要明确“读者对象”,景物描写要注意写作目的。

  

第二堂邱切锲老师的课题是《写景,谁主浮沉?》,邱老师引导学生聚焦《与朱元思书》中一段写景的句子——“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好鸟相鸣,嘤嘤成韵。”思考景物特征和写作目的的关系。然后请学生写一段以景物描写为主的文字,来劝说校长在校园中种植香枫或竹子。在教师精心创设的语境、精巧的写作支架、精准的三维度自评与循循善诱的指导中,学生把握住景物和写作目的的关联,从写到改,渐入佳境。

 

精彩的两堂课后,实验中学的师延锋老师做题为《一种写作新思路的探讨:交际语境写作》的讲座,并对这两堂课作精到的点评。

师延锋老师从基本思想、学理依据、学习设计三个方面,解说了“交际语境写作“是什么、为何这么做和该怎么做。特别是在讲到具体做法时,师老师从紧扣教材、梳理基本知识;紧依学情,创设活动情境;紧贴任务,巧搭学习支架三个方面启发大家去思考如何将交际语境写作教学落到实处。结合两位老师的课例,他也提醒大家最难的是如何贴住任务,为学生合理搭好支架。

 

这次研讨活动虽然只有短短半天时间,但是干货满满,“语文学习核心素养需要在真实的语文学习任务情境中综合考查”,写作尤其如此。会后,朱老师再次叮嘱学员,要将《交际语境写作》这本书好好研读,好好思考如何做好交际语境写作教学。

有方向,有同伴,有冬日暖阳,我们定能思考得更多,走得更远。


(撰写:杜益苗)